當前,重慶高新區緊緊圍繞重慶市“六區一高地”建設目標,奮力實現從傳統開發區向綠色智慧開發區轉型,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,推動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發展(以下簡稱“雙化協同”),助力重慶市加快打造西部地區高質量發展先行區。
瞄準綠色低碳目標,重慶高新區將雙化協同理念貫穿科技創新、產業發展、城市建設全過程,推動傳統開發區向綠色智慧新城轉型升級,打造全國雙化協同標桿示范區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。
深植“雙化”協同理念
數字產業綠色低碳發展
重慶高新區依托2000億元級新型智能終端、200億元級軟件信息、200億元級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及核心器件、100億元級集成電路等主導產業和特色優勢產業集群,加快構建“3238”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。這一切,離不開雙化協同對科創、產業的賦能加持。
抓起、旋轉、放下,機械手臂來回揮舞,零件在不同工作臺間自如流轉……走進重慶孔輝汽車科技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重慶孔輝汽車”),可以看到生產基地一派繁忙。
作為國內空氣懸架行業的龍頭企業,重慶孔輝汽車掌握系統匹配、電控軟件、結構和工藝設計等方面核心技術,每天產出近350套空氣彈簧,具備年產30萬套能力,不僅填補了重慶新能源汽車高端核心零部件的空白,也提升了“重慶造”高端汽車本地配套率。
如今,在重慶高新區支持下,重慶孔輝汽車部署并落地智能化生產線,對機器人、扣壓技術等大能耗的工位和工序進行控制策略調整,生產一套空氣彈簧的耗時減少為50秒,耗電量減少至6.1千瓦時,僅此一項全年大約可節約用電20.2萬千瓦時,以數字產業賦能綠色低碳發展成效顯著。
在重慶高新區,處處涌動著數字化、綠色化發展浪潮:在重慶金康動力新能源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,關鍵崗位的自動化率達100%;在西永微電園英業達(重慶)有限公司自動傳輸帶上,生產一臺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時間只需13秒;科學谷儲能電站通過“低谷儲電、高峰放電”智慧運行模式,解決了電網調峰難題,成為可再生能源規模化應用的關鍵樞紐。
數字化賦能綠色轉型
提升“雙化”協同效能
在重慶高新區,雙化協同已經深入經濟社會的千行百業,通過數字賦能綠色化轉型,形成一批“跑得通”的實踐路徑。
柴油重卡是交通領域的碳排放“大戶”,在重慶高新區,常年運行于各建設工地、渣土消納場、商品混凝土攪拌站的柴油重卡近2000輛。對此,重慶高新區投入使用新能源渣土車,根據運行情況測算,一輛新能源渣土車每年可減少碳排放近100噸、減少氮氧化物近2噸、減少顆粒物排放約30公斤,節約燃油費用約3萬元,減排效果顯著。同時,高新區還率先投用移動重卡換電站,位于白市驛鎮的移動換電站,采用全自動模式,2噸重的電池換電僅需5分鐘,還提供不同場景下的換電支持。
此外,重慶高新區通過打造城市建筑資源數字化綜合管理平臺,實現多跨協同、聯合辦理,形成審批一件事(倒渣辦理)、運營一件事(渣土運輸)、監管一件事(安全管理)高效協同機制,為運輸企業、環保部門、交通部門提供可視化全流程智能管理。
該平臺還圍繞工地建立消納場、運輸車輛、攪拌站、充電站、換電站、停車場等資源體系,實現高新區建設資源總覽,通過區塊鏈對協議申請、簽訂、運輸全流程節點進行上鏈存儲、監管,每張棄土票券全流程溯源,實現各個節點信息自我驗證、傳遞和管理。
依托數字技術賦能重點領域綠色化轉型,重慶高新區科創平臺不斷匯聚,創新生態持續優化。截至2024年年底,重慶高新區引進落地重點科創平臺43個,成立全國首個校地共建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概念驗證中心;市級及以上重點實驗室增至94家;新增科創企業508家、高新技術企業148家、專精特新企業86家、獨角獸和瞪羚企業12家。
數字化綠色化融合創新
構建“雙化”協同標準
近日,科學谷數智科創園二期項目現場一片忙碌,工人們正進行綠化施工,項目整體進入收尾沖刺階段。建筑面積35萬平方米的科學谷數智科創園二期,采用“數智化+全過程工程咨詢”創新管理模式,為建筑裝上“智慧大腦”,提高信息化程度和工作效率。項目開工以來,數智化全過程工程咨詢,為項目大幅節約投資,縮短近2個月工期。
不遠處就是已建成投用的科學谷數智科創園一期,辦公樓可根據人員密度、季節變化等情況,智能調節燈光亮度、空調溫度等,最大化節約能耗;屋頂花園等綠化區域,能充分吸收二氧化碳等氣體;水循環系統科學處理、循環利用雨水等,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雙贏。
目前,科學谷數智科創園一期已有清安儲能、國電投重慶能源研究院、阿波羅智行科技、中信科智聯等綠色低碳企業簽約入駐,光伏開發、綜合能源站與綠電交通等項目落地見效,為推動傳統工業轉型升級、行業綠色發展寫下生動注腳。
為推動雙化協同走深走實,重慶高新區積極構建創新標準體系,創新提出將零碳智慧園區、零碳智慧企業、綠色園區等建設目標納入園區考核評價體系,積極引導企業與園區實現數字化綠色化協同增效的雙重目標。此外,重慶高新區推動轄區企業、科研院所積極參與雙化協同標準制定專項計劃,依托中國工業節能與清潔生產協會平臺力量,助力國家雙化協同標準體系建設。
在雙化協同標準的引領下,重慶高新區累計新增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1個、國家級綠色工廠6個、國家級綠色供應鏈2個、國家級綠色數據中心1個,征集區級雙化協同典型案例10余個,組織開展雙化協同相關領域研討會,吸引超100家企業參與,助推園區數字化綠色化轉型。
當前,重慶高新區正不斷優化雙化協同標準,以建成全國首個“科、產、城”融合雙化協同綜合試點地區為目標,初步構建起雙化協同轉型發展的創新體系、產業體系、人才體系、公共服務體系和政策體系。同時,推動形成一批可復制、可推廣的經驗做法,為高質量推進雙化協同發展提供堅實支撐。
工業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 京ICP備05034026號-9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0532號
地址:北京市海淀區萬壽路27號院 郵編:100036 聯系電話:010-68209024 傳真:010-68209025